希望每個員工在牧場上班的每一天都開開心心_專訪林意章經理
專訪林意章經理
文 吳紀昀 攝影 李濟安、初鹿牧場
走在初鹿牧場,常常會看到一個和藹可親的身影,在牧場內穿梭著。不時出現在牧場各個角落,一會兒出現在可愛動物區、一會兒出現在牛奶加工區、一會兒出現在大草皮園藝區、一會兒出現在辦公室,不停地與不同人熱烈討論著,手上拿著筆記本認真記錄每一次對談的重點。
他是林經理,初鹿牧場內最資深的員工之一,管理著牧場內大大小小的事。在初鹿牧場裡除了養牛,生產牛奶,讓大家可以直接買到初鹿農場所生產的乳製品;初鹿牧場更是個提供遊客們在自然愜意得享受牧場風光之美、認識乳牛與鮮乳製造過程的場域。在牧場裡,只要是你看的到的、想的到的,當各個部門遇到了問題,先找林經理準沒錯!
25年的牧場職涯,見證了初鹿牧場的轉變
問起林經理在牧場工作多久了,他片刻都沒有遲疑的回答道:「25年了,民國83年8月3日入職!」這麼精準地答案,讓 特派員 的我們都嚇了一大跳!更難以想像林經理對於初鹿牧場這份愛戴之情是多麼地深刻。
25年耶(驚) !那林經理豈不是也經歷過初鹿牧場在民營化之前,由土地銀行經營管理初鹿牧場的那段歲月?初鹿牧場,在民國95年以前是是由國有財產局委託土地銀行經營管理的,民國95年後,初鹿牧場改由超能生化科技公司承租經營,從此進入了民營化的營運模式。
「對啊!過去土地銀行管理的方式,比較制式化,有達到規定的產量目標就好,當時產量也較少,每個月牛奶產量不超過一萬瓶!農場的觀光設施也不像現在這麼多元,每日的維護管理工作也差異不大,所以轉為民營化剛開始還有點不太適應。」
早期的初鹿牧場,因為鮮乳產量較少,多成為當時國營事業的公關品;而牧場內也鮮少遊憩設施,休閒觀光比較像是牧場附加的部分,並未特別規劃與經營。令特派員忍不住好奇,林經理覺得兩種經營者之間最大的差異是什麼呢?
「過去在土銀的管理下,比較像公務員的角色,配合上層訂定目標,員工就是把份內的事情完成為主。民營化之後,牧場工作的氛圍的確比較不一樣,也因為看到了大家心態轉變,變得比較積極主動,經營團隊也考量聆聽員工心聲,並適度提供協助跟改變,所以大家也都比較願意提供自己的想法。」
在初鹿場深耕了25年的林經理,不僅經歷經營管理方式的轉變,同時見證了初鹿牧場內的氛圍變化,更見證了牧場共同工作夥伴們向心力的轉變。
由乳品加工幕後人員,學習成為現場管理者
與員工相處融洽的林經理,其實是機械背景出身,25年前來到初鹿牧場後,就一直在乳品加工廠的部門工作。努力把關著生乳製程的安全與美味,最後變成我們市面上所喝到的鮮乳。因為鮮奶有效期限很短暫,每個程序都是在跟時間賽跑,要確保牛奶生產線的安全無虞,時時刻刻都要照顧著它。
「我們家鮮奶的製作過程很單純,從生乳的產出到檢測,再到之後均質、殺菌、包裝,沒有對成分去做多餘的調整,所以每一批鮮奶的風味可能會有非常些微的不同。」
初鹿的鮮奶堅持只使用在地乳源(台東以外地區的乳源不收!),堅持新鮮純淨的製造過程,盡可能的保存其原始風味,使的每一批初鹿鮮乳都會在風味上有一些獨特性,也因為這樣自然香醇的小差異,養成了初鹿鮮奶愛好者刁嘴的味蕾。
「我在乳品加工廠裡面待了很久,一直到民國107年在主管的邀請下才走出來外面。現在變成像管理職,我其實是很不會說話的人,一開始很不習慣,但還好主管願意在旁邊讓我跟著他學習怎麼溝通、怎麼思考。」
由每天面對廠房機器的工作,轉變到每天要面對不同的人事物,林經理難掩初任新職務時內心的忐忑。學習著與各方角色溝通、營銷管理、訂定目標、帶領團隊。
「但也因為職位的轉變,有了一些能夠調整施力的地方,看到了牧場的改變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為了衛生環境與防疫需求,豢養乳牛的牛棚非屬遊客能自由進出活動的範圍,因此過去曾有民眾抱怨牧場都看不到真正的牛。於是林經理與夥伴們一起小小的調整了牧場的參觀動線,新規劃一條可以讓遊客稍微靠近一點看到牛棚的路線,讓遊客們從遠方眺望牛棚,給予牛牛們被了解又不被打擾的空間;更將原本封閉式的乳品加工廠房改成讓遊客們可以觀看到製作流程的玻璃帷幕,使消費者們更貼近的看到初鹿牛奶的製程。種種的轉變,都是林經理與牧場主管傾心傾聽每位員工的心聲,共同討論、努力、調整而來。
「其實,在牧場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到牧場的每個員工都不一樣了、變得積極了,更重要的是有向心力、大家一起努力!!」
看著林經理靦腆的笑容,在談話間滿滿地感受到了對牧場員工的關愛。期許未來的初鹿牧場,員工們互動多一點、客人們開心多一點,讓大家創造出更豐富、更深刻的初鹿牧場專屬回憶。